试用申请

园区名称

联系人

联系方式

手机号格式错误
新闻详情
返回
资讯详情

如何打造特色产业园区?

2025-05-15

 

导读 RECRUIT

最近,我常被业主和运营方问到一个问题:“怎么样打造特色产业园区?”说实话,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。作为一名实地调研过1000多家园区的观察者,我将从“定位、规划、招商、生态”四个维度来拆解,逐步理清思路。

 

一、找准定

很多人对产业园区的理解还停留在“盖房子、招企业”的阶段,结果往往是“捡到篮子里都是菜”——今天引进一个制造厂,明天招一个物流公司,最后园区变成了一个“大杂烩”。真正的特色园区,必须先回答一个问题:凭什么让企业非你不可?举个例子,浙江某县原本默默无闻,但当地干部敏锐地发现了一个“冷门机会”——全国80%的羽毛球拍材料都来自印尼,而他们恰好有港口优势和丰富的竹材资源。于是,他们瞄准了“高端羽毛球材料加工”这一细分领域,配套研发、检测、物流全链条,如今已经成了全球供应商的“必选项”。这个故事说明,特色不是“想当然”,而是“算清楚”。当土地成本不是优势时,聚焦"别人做不了,但这里能做精"的垂直赛道。

算资源

土地、人才、物流有什么不可替代性?比如,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利用了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,吸引了大量高端制造业企业入驻。

算趋势

国家政策(比如“双碳”)、技术变革(比如AI)会催生哪些新赛道?

 

二、规划先行

有了定位,接下来就是“搭骨架”。这里有两个坑千万别踩:

 ·  盲目追求“大而全”:有些园区规划图上生产、研发、住宅全都有,结果企业来了发现上下游配套找不到,员工住得远天天抱怨。

 ·  重硬件轻软件:厂房盖得漂亮,但网络不通、审批繁琐,企业来了直摇头。

苏州某园区把产业区、商业区、住宅区用绿道串联,企业员工骑车15分钟就能从办公室到咖啡馆;同时提前布局5G基站、工业互联网平台,让企业“拎包入住”就能开工。规划的核心是“让企业省钱、省时间”。

空间布局上,生产区要靠近港口/高速,研发区要邻近高校,生活区要配齐学校、医院。比如,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光谷生物城,将研发区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紧密相连,方便企业获取科研资源,同时在生活区配套了优质的学校和医院,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。

 

三、产业级招商

定位有了,规划好了,最头疼的还是“谁来入驻”?这里分享两个“反常识”策略:

先“养鱼”再“钓鱼”

合肥的玩法很聪明——先投资京东方、蔚来汽车等龙头企业,等产业链成型后再吸引配套企业。合肥通过这种方式,成功打造了国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。

“反向飞地”借势

西部园区和东部城市合作,在上海、深圳设“创新飞地”,吸引高端人才和项目,成熟后再落回本地。就像“借鸡生蛋”,用别人的资源办自己的事。比如,成都天府新区在上海设立“创新飞地”,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和项目,为本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
招商的另一个关键是“讲故事”

杭州为什么能出“六小龙”?企业选址不是选便宜地皮,而是选“生态位”——这里能否帮我降成本、拓市场、快创新?杭州通过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,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入驻。

 

四、运营见真章

企业入驻只是开始,真正考验功力的是“如何让园区活起来”。这里有三个关键动作:

数智化升级

在园区部署智慧园区管理平台、园区大脑平台、智慧物联管理平台等数字化工具,通过量化企业的各项指标和需求,精准推断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,从而明确其需要的扶持服务。以杭州某科技园区为例,园区通过整体数智化升级,结合运营工作人员的日常走访,形成了“一企一档”“一物一档”“一人一档”的园区级数据资产。借助这些数据,园区能够快速捕捉企业动向,及时调整招商策略,确保园区出租率长期保持在85%以上。

产业级运营

通过驱动打造产业生态链,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,推动园区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。例如,武汉光谷生物城通过搭建公共实验室,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高端设备使用服务,相当于将“私家厨房”改造成“共享食堂”。这种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,还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效率,进一步优化了园区的产业生态。

培育“创新雨林”

深圳某科技园的“楼上楼下”模式值得借鉴——楼下实验室搞研发,楼上孵化器孵项目,中间用电梯连接,加速技术转化。这种模式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,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。

说到底,园区要变成“热带雨林”,既有参天大树(龙头企业),也有灌木藤蔓(中小企业),还有阳光雨露(政策、资金、人才)。只有各方一起共生共荣,才能抵御风雨。

 

五、坚持长期主义

打造特色产业园区,需要坚持长期主义的思维,不能被短期利益所诱惑。同时,我们也要警惕伪长期主义。比如,某中部园区盲目建设10万㎡人才公寓,结果资金链断裂,这印证了“超前投入必须匹配产业导入节奏”的铁律。做园区就像种树——前三年可能只见投入不见回报,但只要方向对、耐心足,自会枝繁叶茂。

 

期待聆听更多独特见解,欢迎私信交流。